|
![]() |
首页 | 招聘 | 房产 | 生活 | 车辆 | 二手 | 黄页 |
新闻 | 楼盘 | 图片 | 交友 | 联盟 | 分类 | 留言 |
简历 | 同学 | 装修 | 寻人 | 银行 | 安陆 | 阅读 |
租车 | 培训 | 火车 | 酒店 | 公交 | Q群 | 快递 |
当前位置:首页 > 安陆新闻 > |
退伍青年徐增力——六十亩鱼池叙述创业梦想 |
孝感日报 2011-12-1 |
11月10日清晨,安陆市烟店镇程巷村一渔场边,从各处赶来的鱼贩子,早已等在池边,观看正在渔网中欢跳的鱼儿。 水中,一名青年穿着单衣,正在用鱼兜把鱼兜进鱼筐,准备批发给鱼贩子们。他就是该村退伍青年徐增力。 “徐师傅,这一网有五六百斤吧。” “可能有,你看这一条就有七八斤重。”徐增力没抬头,努力地从水中捡着鱼,顺手举过头顶,向岸上扔去。 2002年退伍后,徐增力到南方打工,当过保安,做过公司业务员。干得顺风顺水,2006年他却回到了家乡。“在外边机会是多一点,但不是长远的事,总是要回来的。”他说。 回家后,他从父亲手中接过惨淡经营的渔场。家里几年的积蓄和自己在外赚的钱,全部用于鱼池改造还不够,又从亲戚、战友那里借来10多万元,前后投入22万元,将60亩水面围堤加固、道路加宽、管道修整,清淤扩容,让几近废弃的渔场焕然一新。渔场的规模是发展了,样子也很有看相,但亲戚朋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尤其是当年的鲜鱼市场疲软,“当家的胖头鱼批发价低,一年下来马马虎虎只卖出成本,想着借人家的钱,心里没底,不知什么时候还得上。”他说。 几个鱼贩子把装好的鲜鱼忙着过秤。一个早上,按胖头鱼、鲢鱼、银鲫、武昌鱼等市场均价,卖了2000多元。“照这个势头,徐师傅今年可又要发了。” “有钱大家一起赚!”徐增力哈哈一笑。看得出他打心眼里信心十足。 鱼贩子们把鱼装上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突突突”地赶往县城或附近集市。徐增力卖鱼是先拿货,卖完了,回头再算账。“开始同村的几个村民朋友做生意经济基础差,我就把鱼先赊给他们去卖,等他们钱转开了再给我结账。”徐增力说。 徐增永就是徐增力一路扶持起来的鱼老板,从2008年开始贩鱼卖,现在在村里建起了洋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收拾好渔具,东边已泛出太阳的微光。60亩池水开始漾着晨光,虽入初冬,但透出些许暖意。 指着轮廓渐渐明晰地鱼池,徐增力说:那块池子套养的草鱼,大都到了十四五斤以上。 看着即将到来的丰收,他说,刚接手养鱼时靠父亲的经验,产量提不起来;现在通过专业书籍学到不少新路子,改进了套养技术,亩产量提高了200多斤。他还说—— 明年将拜师傅,学习鱼苗育养技术,减少购进育苗成本。 将来还可在这里开个钓鱼休闲农庄。 还想搞一个“鱼丸加工厂”,让湾里在外打工的伙伴们回来一起干。 …… 东边的晨光渐渐燃红了波光粼粼的水池,池中不时有鱼儿跃起,搅得水面泛起层层波纹。暖暖的阳光,涂抹在徐增力的脸上,刻画出这位退伍军人坚毅的轮廓。 |
Copyright © 安陆信息网 版权所有 |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