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招聘 | 房产 | 生活 | 车辆 | 二手 | 黄页 |
新闻 | 楼盘 | 图片 | 交友 | 联盟 | 分类 | 留言 |
简历 | 同学 | 装修 | 寻人 | 银行 | 安陆 | 阅读 |
租车 | 培训 | 火车 | 酒店 | 公交 | Q群 | 快递 |
当前位置:首页 > 安陆新闻 > |
市水利局破解三难全力推进当家塘堰建设 |
安陆新闻网 2012-1-3 |
安陆新闻网消息(通讯员 范锡建)安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三级一号文件精神和各类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当家塘堰建设为重点,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大员上阵,全力推进当家塘堰建设工作热潮。截止目前,全市共新、改、扩建当家塘堰1386口(任务数3336口),新增蓄水850万方,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42%。塘堰整治工程高潮迭起、形势喜人、特点鲜明。 一、明确任务,强化措施,破解落实难题 2012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是计划投入3亿元,主要开展六大工程建设(除险保安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程),重点完成3336口当家塘堰建设任务。完成土石方930万方,标工370万个,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9.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27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平方公里。 塘堰新建、改建是2012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重点,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当家塘堰的建设,按照本实施方案下达的当家塘堰建设任务由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实施,各乡镇办事处是当家塘堰建设的责任主体。为确保当家塘堰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市出台当家塘堰的建设程序、补助标准及验收方法(建设内容、标准及技术要求见水利政策选编)。 1、建设程序。各乡镇办事处要按照“建立台账、统一编码、验收销号、立牌管护”的要求,安排专班组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编制完善塘堰建设方案,详细掌握塘堰基本情况、建设任务、责任单位、资金来源、竣工时间。每口当家塘堰开工后须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申报备案。各乡镇办事处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2012年度塘堰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全部完工后以乡镇政府文件形式提出验收申请,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递交申请验收先后顺序组织若干个联合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组由市人大、政协工作部门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每个验收组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2、补助标准。1、涉农项目完成的塘堰建设由涉农项目资金解决。2、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实施的当家塘堰建设按下列标准予以补助。①改、扩建塘堰蓄水量在0.5-3万立方米(含3万),补助1万元。②改、扩建塘堰蓄水量在3-5万立方米(含5万),补助2万元。③改、扩建塘堰蓄水量在5-7万立方米(含7万),补助3万元。④改、扩建塘堰蓄水量在7-10万立方米(含10万),补助4万元。⑤改、扩建塘堰蓄水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补助5万元。3、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每口塘堰配套补助资金不得少于0.5万元。4、中央、省等各级项目投资不予补助。 3、验收办法。1、组织自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专班进行自查,并以乡镇政府文件形式提出验收申请(验收资料包括工程基本情况、工程投资来源、工程开工前后原、现状照片、建后管护责任人等)。2、组织验收。市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考核细则,并分若干验收小组到实地检查验收,由验收小组签字并报市政府审定。3、资金拨付。市政府审定后按当家塘堰的补助标准直接拨付到乡镇,由乡镇组织兑现。各级项目投资建设的塘堰可抵减年度任务计划数,但不予补助。 二、广辟渠道,多元投入,破解投资难题 我市当家塘堰大多建设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淤塞严重,蓄水能力大大降低,加之当家塘堰作为公益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管理缺失,水环境恶化,迅速整治当家塘堰建设已是势在必行,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全市385个行政村,3059个村民小组,需新、改、扩、整当家塘堰3336口,据初步测算,总需资金1.97亿元。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村级组织、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政府奖一点、群众筹一点、民营投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塘堰建设资金。目前,中央、省项目及涉农涉水项目资金外,我市当家塘堰整治资金缺口仍然很大。针对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当家塘堰整治资金4061万元,改、扩建当家塘堰577口。 1、发动群众集体筹资整治塘堰。今年来,全市村级发动群众累计集资579万元,改造当家塘堰120口。如洑水镇金店村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动员受益农户按农户受益面积筹集塘堰建设资金。截止目前,该村按受益农户100元/亩的标准筹资27万余元(资金由村代表征收),已建当家塘堰10口,增加蓄水12万方,解决全村近半面积农业灌溉用水。李店镇通过“一事一议”发动群众筹资150万元,新扩建塘堰12处,新增蓄水30万方解决了12个村组用水难题。该镇杨棚村12组张胡戴共有耕地面积380多亩,多年严重缺水,今年通过发动群众筹资15万元,扩建了一口水面达25亩,蓄水量达4万方的当家塘堰,彻底解决了缺水问题。 2、深化水产制度改革筹措资金整治塘堰。今年来,我市利用承包、租赁、拍卖等优惠政策共吸纳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塘堰278口。孛畈镇采用闲地租赁方式筹措塘堰建设资金。该镇同兴村引进在外知名人士肖刚回乡投资60万元,在村头山凹一处闲置地兴建一座小(二)型水库,利用水面和岸边空地做牧渔配套养殖。在该镇及其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顺利开工建设,计划12月底竣工。李店镇采用承包方式筹措塘堰建设资金。该镇通过招商引进的方式,采取互利双惠的办法兴水利。中心坝水库是我镇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新建的一座小(一)型水库,但由于建设初期系人工建设,加上年久淤塞,实际蓄水能力仅为设计能力的四分之一,今年该镇通过承包水面方式招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朱伟投资新建规范化养殖场,前期已经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水库进行了全面清淤和开挖,共开挖土石方5万多方,并与相邻各村签订了用水协议,充分保障农户的用水权。 接官乡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大胆推行当家塘堰工程招商,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当家塘堰建设,支持各种社会主体参与当家塘堰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保证灌溉面积用水的原则,走以产权换投入,以经营权换资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村组建当家塘堰不得新增村组债务。今年以来,该乡80余处塘堰大部分都是利用民间资本自主投资兴建,村组没有发生任何新的债务。 3、加大奖励机制引导推进塘堰整治。在市级财政“以奖代补”的基础上,陈店、赵棚、洑水等乡镇还安排专项资金对整治当家塘堰进一步予以奖励。截止目前,共筹资200余万元用于塘堰整治。陈店乡在争取项目资金“投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社会力量“融一点”;市、乡结对单位“助一点”的同时,乡政府对新建塘堰容量达1万方的奖补2000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万方再奖励500元。截至目前,全乡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00余万元,新建骨干塘堰50余口,改、扩建塘堰80余口。棠棣镇重在“管”字上做文章,修建好的塘堰由村委会进行合理管护,由村民代表选出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村民为管护人,村委会与管护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安全及用水台账。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受益一处。 三、大员上阵,狠抓督办,破解发动难题 为确保今冬明春塘堰建设任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安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今年遭遇60年一遇特大干旱,灾后反思,痛定思痛,全市在深入乡镇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并结合孝感下达给我市的任务,科学制定了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11月21日,在接官乡、烟店镇两乡镇召开了全市秋冬农业开发暨林业建设现场会,积极贯彻落实省、孝感市有关会议精神。 1、成立专班。市成了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市委书记郝章新任主任,分管农业副市长周新明任副主任,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工作机制。并召开当家塘堰建设动员会议,对全市当家塘堰建设作了总体部署和安排。市委书记郝章新、副市长周新明多次到烟店、洑水、李店等乡镇亲自检查指导当家塘堰建设情况,调查研究当家塘堰投入机制问题。 2、层层发动。市成立 “四大家”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的塘堰建设责任制,各乡镇处相继召开了塘堰整治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乡镇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全力抓、其它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制。要求各乡镇定任务、定标准、定完成时间、定建设管理责任人、定验收奖惩措施“五定”责任机制,确保塘堰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3、科学规划。塘堰建设任务明确到乡镇以后,由乡镇安排专班,按照“建立台账、统一编码、验收销号、立牌管护”的要求,安排专班组织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编制完善塘堰建设方案,详细掌握塘堰基本情况、建设任务、责任单位、资金来源、竣工时间。做到一个乡镇一本册子(登记造册编号)、一套方案(建设方案)、一张地图(在图上标明塘堰位置),建设主体也落实到村、组、户,资金测算详细到机械、人工、材料费,物资准备落实到了供销单位。 4、落实机制。塘堰新建、改建是2012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的重点,市委、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动员各方力量支持当家塘堰的建设,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下达的当家塘堰建设任务由各乡镇办事处组织实施,各乡镇办事处是当家塘堰建设的责任主体。为确保当家塘堰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市出台当家塘堰的资金补助标准及验收方法。各乡镇办事处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2012年度塘堰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全部完工后以乡镇政府文件形式提出验收申请,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递交申请验收先后顺序组织若干个联合验收组进行验收,验收组由市人大、政协工作部门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纪检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且每个验收组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5、狠抓督办。当家塘堰建设纳入各乡镇办事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签订了责任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孝感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清万塘、惠万民大行动。建立专班督办、重点督办、巡回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各地农田水利建设任务落到实处。 |
Copyright © 安陆信息网 版权所有 |
手机版 联系我们 找回密码 |